折柳送别:这“柳 ”情 ,你懂吗?
大家好!我是你们最爱的小编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老掉牙的习俗——折柳送别 。
别以为这只是古人玩的花样,这可是有大学问的!想想看,古人出门一趟 ,可能就是几年、甚至十几年都回不来。在那没有微信 、没有电话的年代,一个“折柳”,就包含了多少离别的伤感和思念啊!
“折柳”的由来 ,那可是相当传奇!
据说,最早的折柳送别,跟灞桥有关。灞桥 ,就是现在西安的灞桥区,古时候可是进出长安城的必经之路。那地方绿柳成荫,风景好得不得了 。所以 ,人们送别亲人朋友,就总爱在灞桥折柳相赠,以此表达惜别之情。
这折柳的习俗 ,可不是仅仅为了好看哦!
古人把“柳”和“留 ”联系在一起,寓意着“留住”,“留念”。所以,折柳送别 ,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希望对方能早点回来的美好祝愿 。
折柳还有其他含义:
柳枝代表着希望:柳树的生命力顽强,不畏严寒,象征着希望和新生。折柳送别 ,也寄托了对远行的人平安顺利的祝福。
柳枝代表着思念:古人认为柳枝的形状像人的眼泪,折柳送别,也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 。
古诗里也常常出现“折柳送别 ”的意象。
比如 ,李白的《劳劳亭》中写道:“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春风知别苦,不遣柳条青 。”这首诗就以柳树为媒介 ,表达了送别时的伤感之情。
说到折柳送别,还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呢!
宋朝有个叫做李之问的小官,因为和一位风尘女子相爱 ,却因为身份悬殊而无法在一起。女子临走前,李之问折下一枝柳条,赠送给心爱的女子,并写下了一首诗:“折柳送君去 ,江南已春深 。桃花流水远,何时复相寻?”
这首诗,流露出李之问对女子深深的爱意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折柳送别 ,看似简单的举动,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。
它承载着古人对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眷恋和祝福,也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送别文化。
那么 ,你对折柳送别有什么看法呢?
你觉得这个习俗还有哪些文化内涵呢?
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!
拓展阅读:
标题 | 内容 |
---|---|
折柳送别的诗歌 | 李白的《劳劳亭》、王之涣的《送别》 、李商隐的《无题》等 |
折柳送别的典故 | 灞桥折柳、李之问与风尘女子、柳永的《雨霖铃》等 |
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 | 离别的伤感 、思念的寄托、对未来的期许等 |
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的“柳 ”情,也传承这份独特的中国文化吧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