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中国电商史!
90年代 ,马云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 。阿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,形成了电商领域的强生态闭环,核心产品包括淘宝、天猫 、蚂蚁金服、阿里云、1688 、速卖通、菜鸟网络等。
同样是90年代 ,刘强东在北京创立京东。京东通过自建物流实现了电商差异化运营 。随后又在高瓴的牵线下联姻腾讯,发展迅猛且根基扎实,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知名的B2C平台。
2015年 ,黄峥在上海创立拼多多。拼多多由拼团模式(水果)起家,后借助腾讯(微信)的赋能一飞冲天 。目前拼多多已是国内用户数最大的电商平台。
尽管当下电商市场上还有像唯品会、苏宁易购以及小红书等电商平台,但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可以说是中国电商行业的三巨头。
有数据显示,阿里 、京东和拼多多三分天下 ,占领绝大部分电商份额。三大巨头占据89.4%的市场份额,形成寡头竞争的格局 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在京东拼多多之前 ,张近东所领衔的苏宁,原本有望成为中国电商巨头之一,苏宁易购是如何错失了这一重大机会呢?我们不妨来简单地分析一下!
在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的当下 ,苏宁多年积累的家电业务能力和线下资源依然具备竞争优势。
但让众人惊讶的是,苏宁当年手握一手好牌可谓打得稀烂。从2014年算起,苏宁易购年年亏损 ,苏宁也是年年卖资产来求生 。
从苏宁的最新财报来看,苏宁再度亏损了400多亿。苏宁在线下的优势,在历史潮流面前 ,可以说是荡然无存。

持续亏损不仅让苏宁备受压力,同时也让苏宁的中小投资者们损失惨重,为了保住苏宁易购的上市地位,苏宁这些年只干了一件事 ,那就是不断出售资产 。
2014年,苏宁易购出售11家门店,实现营业外收入23.81亿元。
2015年 ,苏宁易购出售14家门店,且卖掉PPTV,实现营业外收入27.85亿元。
2016年 ,苏宁易购出售6家仓储供应链及子公司,实现营业外收入18.1亿元 。
2017年,苏宁易购开始变卖阿里巴巴股票 ,实现投资收益41亿元。
2018年,苏宁易购将剩余阿里巴巴股票全部清仓,实现投资收益113亿元。
春公子之前就说过 ,苏宁之所以沦落至此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宁盲目多元化发展,从而忽视了主业零售 。
这些年,苏宁投资pptv ,投资联通,投资万达,买万达百货 ,买家乐福,开苏宁小店,苏宁四处投资 ,最终引起资金紧张。

那么最后的问题来了,苏宁易购背靠苏宁,当年苏宁巅峰的时候 ,全国门店超3000家,苏宁易购完全可以凭借线下线下的优势相融合,从而成为一家出彩的电商公司 ,可为何苏宁易购没能做到呢?
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不难!阿里的天猫和淘宝就是线上商城,说白了阿里就是在线上打造了一个万达广场,阿里凭借自身的名气,让大量卖家到阿里电商平台上开店运营。
京东是开线上超市的 ,以前做电器为主,后来延展到百货、图书、超市,基本以自营为主 ,带点外租区。京东最大的优势就是送货快 。
拼多多是线上小商品市场的,以低价起步,以拼团形式做社交团购而迅猛发展。拼多多最大的优势就是低价 ,低价,还是低价!
那苏宁易购的优势是什么呢?抱歉,苏宁易购搞了这么多年 ,春公子到今天都没能搞清楚苏宁易购的优势在哪!
苏宁与京东相比,送货速度没京东快,在产品价格方面 ,拼多多比苏宁有优势的多,在平台资源上,苏宁也无法与阿里相比。
所以春公子认为,苏宁是一家被电商忽视的公司 。因为苏宁在电商领域浪费了太多时间 ,从而也导致了苏宁主业近些年的疲软发展。

总而言之,苏宁此前盲目多元化,埋下了太多的雷 ,电商没折腾起来,线下也没有完全一家独大。就目前来看,苏宁想要扭转颓势 ,还需要时间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