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身科?它可不是什么“平淡无奇”的科!

嘿,朋友们!今天咱们来聊聊古建筑中的一个“小可爱 ”——平身科!
你可能觉得 ,这平身科听起来平淡无奇,不就是建筑里的一种构件吗?错!错!错!它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充满了各种“机关”和“玄机” 。

平身科 ,顾名思义,就是安放在建筑“平身 ”位置的斗拱,也就是两根柱子之间的“天花板”上。 说白了 ,它就是个“支撑”的角色,承担着屋顶的重量,让整个建筑稳稳当当的。
但别以为它只是个“打酱油 ”的角色 ,它可是个“技术流”! 清代官式建筑里,平身科可不止一种,就拿“七踩重昂平身科斗拱”来说,它可是个“复杂精妙 ”的“大家伙” ,一共七层,每层都有不同的“结构” 。
咱们先来看看它都有哪些“宝贝”:
层数 | 拱件 | 斗件 | 其他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层 | 大斗、小斗 | ||
第二层 | 正心瓜拱 、翘 | 槽升子、十八斗 | |
第三层 | 正心万拱、单才瓜拱 | ||
第四层 | 正心万拱 、单才瓜拱、单才瓜拱 | 正心枋 | |
第五层 | |||
第六层 | |||
第七层 |
怎么样?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? 其实,每一层都很有讲究 ,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就像一个复杂的“拼图 ”,每一个“部件”都缺一不可。
比如,第二层的“正心瓜拱”和“翘 ” ,它们的作用就是为了“稳固”斗拱的结构,就像两个“护卫”一样,紧紧地“守护 ”着整个建筑。
再比如 ,第四层的“正心枋”,它就相当于一个“横梁”,将整个斗拱“固定 ”在一起 ,防止它“摇摇晃晃” 。
平身科的建造,就像是一场“精密工程”,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。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,更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。
所以 ,下次你看到古建筑时,可别忘了抬头看看那精美的斗拱,它可是古代建筑师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!
对了 ,你对古建筑还有哪些好奇的地方呢?快来跟我分享一下吧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